2023.3.11教资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生存关注”阶段是指入职初期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骤变与适应”。这种环境的骤变从反面激起了初任教师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迫使他们特别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和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故选B项。
		2.刘老师尝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旋律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教学工具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主动与同事分享。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B.实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C.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D.尊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B
		解析:题干中没有体现学生发展的多样性,A项,把耳熟能详的歌曲和知识内容就行重组,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C项,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教学工具”,体现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D项,尝试用学生耳熟能详、喜欢的歌曲,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数学的陈老师根据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对三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陈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A.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B.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
		D.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对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说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因材施教。
		4.围绕"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题,罗老师提炼出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用于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深化教学理解实践转化。罗老师的
		A.咨询者
		B.研究者
		C.领导者
		D.评价者
		【参考答案】B
		解析:研究者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题干中罗老师根据“利用土地资源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题,提出设计思路,体现了研究者的角色。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 ) 。
		A.制定行政法规
		B.监督宪法实施
		C.解释法律
		D.解释宪法
		【参考答案】A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是制定和修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 A选项太过绝对。
		6.社会青年杨某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应由( )。
		A.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
		C.公安机关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D.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二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某中学教师梁某旷工被学校解聘。他又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
		A.在接到申诉的十日内作出处理
		B.在接到申诉的十五日内作出处理
		C.在接到申诉的二十日内作出处理
		D.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8.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出版机构和教科书版权人按照市场主导原则共同协商确定
		B.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市场为主,政府补贴”原则确定
		C.由各级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主管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D.由各级教育部门按照“价低质优”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教科书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9.初中学生小航被送到专门学校接受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可以开除小航的学籍
		B.学校应当保留小航的学籍
		C.学校应当为小航办理休学手续
		D.学校应将小航的学籍转至专门学校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七条,专门学校的未成年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学校,符合毕业条件的,原学校应当颁发毕业证书。
		10.小周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了,班主任多家访劝返劝返都没有取得效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A)责令小周的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B.依法将小周交由民政部门进行监护
		C.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书面报告
		D.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参考答案】D
		解析:
		11.初二学生秦某厌学,想辍学打工,经家长同意后就独自外出打工了。该家长的做法() o
		A.正确,有助于锻炼秦某独立生活能力
		B.正确,有益于培养秦某工作能力
		C.不正确,家长应让秦某继续上学
		D.不正确,家长应让秦某就近打工
		【参考答案】C
		解析:
		12.高二学生孙某在学校放假期间翻墙进入学校玩耍,不慎摔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校承担无过错责任
		B.孙某本人承担过错责任
		C.孙某的监护人承担过错责任
		D.孙某的班主任承担无过错责任
		【参考答案】C
		解析:
		13.班上一个学生最近严重失眠,李老师与当医生的妻子在家里讨论如何帮助该生,妻子建议直接到医院治疗即可,李老师觉得作为教师,还应给予该生更多的关爱。这表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
		A.独特性
		B.全面性
		C.稳定性
		D.基准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14.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同事们经常向他取经。他并不满足现状,不断创新。下列选项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相符的是())。
		A.“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B.“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c.“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15.某中学教学楼仓库突然起火,正在教学的何老师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受到记过处分处分。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处分期限为() 。
		A.6个月
		B.12个月
		C.24个月
		D.36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16.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余老师经常将班上学生的优秀作业公布在班级家长群里,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余老师向家长耐心的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并保持词作业发布方式,余老师的做法不妥.体现出他和家长的冲突是( )。
		A.道德情感的冲突
		B.道德意志的冲突
		C.道德认识的冲突
		D.道德信念的冲突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品德结构。题干中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但是老师耐心向家长解释这认识到已经侵权了,体现了老师与家长的道德认知冲突
		17.丘成桐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的华人数学家,该奖项被誉为大大大的另一名称是( ) 。
		A.海内肯奖
		B.帕内蒂将
		C.菲尔兹奖
		D.齐格勒奖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际知名数学家, 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8.约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波斯人从中亚细带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于公元550年育建立了波斯帝国,建立该帝国的是()。
		A.居鲁士二世
		B.大流士一世
		C.阿育王
		D.克洛维
		【参考答案】D
		解析:
		19.夏完淳是南明抗清将领、诗人。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14岁的夏完淳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被捕后不屈被杀,年仅17岁。所作近400首诗词,慷慨悲壮,几乎字字血泪,多为人传诵。下列诗篇中,属于夏完淳作品的是()
		A.《别云间》
		B.《正气歌》
		C.《秋日杂感》
		D.《己亥杂诗》
		【参考答案】A
		解析:[解析]夏完淳(夏文淳) , 14岁与父亲和师傅起兵抗。兵败后,仍不懈为抗清奔走。被捕后不屈而死,年仅17岁。夏完淳在南京监狱里被关押了80天,给亲友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和书信。死亡的威胁并没有使他恐惧,审讯时曾大骂洪承畴。代表作是《别云间》。
		20.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有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下列人物形象中,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塑造的是
		A.娜拉
		B.卡门
		C.卡秋莎·玛丝洛娃
		D.欧也妮·葛朗台
		【参考答案】D
		解析:[解析]娜拉出自易卜生《玩偶之家》,卡门是普罗斯的《复活)》,由巴尔扎克塑造的是《欧也妮葛朗台》。的《复活)》,由巴尔扎克塑造的是《欧也妮葛朗台》。
		21.我国的成语大多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这一成语出自《史记》,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毛遂与平原君
		B.韩信与项羽
		C.廉颇与蔺相如
		D.屈原与怀王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四面楚歌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迁《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含贬义是项羽的故
		22.宣纸是产自中国的—种书写绘画用纸,具有纯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等特点,能更好地表现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神采和风韵。下列选项中,与宣纸名称由来有关的是()
		A.材质
		B.用途
		C.产地
		D.工艺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后来流传整个世界。
		23.音乐通过—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有不同的流派与风格。下列选项中,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主要来源于黑人劳动歌曲的音乐是( ) 。
		A.古典音乐
		B.爵士音乐
		C.标题音乐
		D.主调音乐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 ,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这种音乐风格起源于黑人音乐,后来流传整个世界。
		24.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极为艰难的路段,“草毯泥毡扎营盘”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
		A.红原县
		B.若尔盖县
		C.平昌县
		D.松潘县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 1934年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通过草地,也就是松潘湿,包括今天的松潘县、红原县、若尔盖县。为纪念红军征服雪山草地的壮举,80年代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_上建造了红军雪山草地长征纪念碑和长征纪念碑园,松潘成为长征著名的纪念地之一。
		25.中位数是—组统计数据中的代表性数值。在一次考试后采集到一组数据(54.66.87.74.78.81.73.83.7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4
		B.75
		C.77
		D.78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从小到大进行排序,54、66、73、74、77、78、81、83、87,- -共9个数字, 中间的则为77。
		26.单选题如下图]Excel数据表所示,可计算出的函数是() o
		图片
		 
		A.MAX
		B.RANK
		C.COUNT
		D.AVERAGE
		【参考答案】D
		解析:[解析] AVERAGE表示平均人数, A项表示最大值, B项表示排名,C项表示计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7.Word中,若当前选定的文档中包含有多种字号的文字,则工具栏所显示的内容是()
		A.无显示内容
		B.文档中最小的字号
		C.首字的字号
		D.文档中最大的字号
		【参考答案】A
		解析:[解析]选定的文当中包含多种字号的文字,则工具栏的字号框所显示的内容是空白。
		28.下列选项中,与"桐服——服装”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语文”和“文学”
		B.“汽水”和“饮料”
		C.“领带”和”"围中”
		D."皮鞋”和“皮包"
		【参考答案】B
		 
		 
		29.单选题根据所给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图片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题干为包含关系,汽水包含于饮料,所以选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某高级中学时有学生辍学,学校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但效果不佳。刚参加工作的彭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自然对学生中途辍学不敢大意。一发现有辍学想法的学生,他就想方设法挽留,如找各科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等,即便如此,依然还有中途辍学的学生,彭老师感到很惋惜。有一天,有二十年投龄的赵老师建议彭老师把辍学学生的联乐电话记下来,彭老师想: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都没能让他们回心转意,他们被学后就不再是我们的学生了,还记电话号码有什么用呢?但出于对赵老师的尊重,知师还是把辍学学学生的电话号码随手记在了班主任工作日志上,临近期末赵老师问:"彭老师,跟辍学学生联系了没有?彭老师回答:”没有"
		赵老师说:“试着和他们联系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彭老师找出电话号码一一打过去,有的学生已经联系不上,有的学生感到惊讶。有的学生接到到电话时哭了:“老师,我一离开学校就后悔了,一直没有勇气再回到学校。您还挂念着我,其实我一直在等您的电话。”在彭老师的鼓励下,陆续有学生返回了校园,这让彭老师想了许多,他在班主任工作日志上分析了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并写道:班主任工作的细节,就是看似多余的那部分付出。
		问题∶
		30.【参考答案】
		答:材料中,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师观,具体分析如下:
		(1)在对待教学上,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材料中,彭老师返现有辍学想法的学生,就尽力挽留,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树立信心,因此体现了帮助和引导。
		(2)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教师要多和同事交流、合作。材料中,彭老师出于对赵老师的尊重,听取其建议,记下辍学学生的电话,体现了合作与尊重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要注重反思。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材料中,彭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日志上进行分析与反思,所以体现了此观点。
		总之,该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
		31.材料:
		初一时,晓斌经常逃课去网吧,还学会了抽烟,在学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厉害”,他经常欺负其他同学,不遵守班级纪律,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班主任说他“无药可救”,晓斌反驳说:“对啊,我没人管没人问的!我就是无药可救!不要你管!”
		初二时,班主任换成了李老师,李老师一开学就认真了解班级每个同学的情况,给每个同学建立成长档案,通过跟班级同学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他发现晓斌“变坏”是从他父母离婚后开始的,李老师还发现,晓斌虽然有些坏毛病,但也有一些特长,比如他篮球打得好,曾经带领班级篮球队参加比赛获过奖,还喜欢做航模,李老师耐心与晓斌进行沟通,让晓斌担任篮球队队长并领头组建航模社团。在班级里,李老师安排学习委员做他的同桌,在学习上给他提供帮助。随后,李老师主动联系晓斌的父母,反映晓斌的情况,希望他们给予晓斌更多关爱。在李老师耐心地帮助和引导下,晓斌逐渐转变了态度,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育行为。
		31.【参考答案】
		答: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老师循循善透,因材施教。材料中,李老师接手新的进级后,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形成成长档案,跟同学、老师沟通,了期小斌的常况,发现小斌的特长,发恽他的优势,这些都体现了因材施教。
		(2]关爱学生。关里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材料中,李老师了解到小斌的情况后,耐心的与小赋进行沟通,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
		3)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尊重家长。材料中,李老师联系小斌的父亲,反馈小赋的情况,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帮助教育小斌,体现了为人师表。
		4)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辅导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对小斌的数育和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综上。李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的,值得我们学习。
		32.材料:涵泳古诗不只是获取知识,它还指向诗之情思的感悟、觉悟和体悟,是与诗人心灵深入沟通的桥梁。因此,多一次吟诵,便多-重体验于是,吟诵的数量和质量便成为衡量读者之情与诗人之情融合程度的重要尺度。
		吟诵之"吟”,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吟”之长调,”诵”之节奏,皆由古典诗文言语节律而来,运用”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入短韵长”等规则,读者将诗歌平、仄、韵转化为吟诵腔调旋律,继而形成乐音。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等-在逻辑结构上惊人地一致。神经认知语言学训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等-在逻辑结构上惊人地一致。神经认知语言学训为,这种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更能有效讲、问朋友神经元或微柱体之间在邻近原则基础上的神经联结。所以,来自诗文语言的吟诵腔调旋律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吟诵像唱歌似的反复咏唱,可以使负责发音的布洛卡区与负责听觉理解的韦尼克区之间的联结得以不断调整、确认和加强,诗歌情感由此在不断的涵泳中,深切地浸染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是-般诗歌朗读所达不到的。对同人朗读和吟诵五言律诗的比较研究显示,朗读多按“意义节奏”,而吟诵均以”韵律节奏”,吟诵对节奏、韵律句、韵脚句、平声字、仄声字音步等的处理,在凸显古典诗歌音韵独特性的同时,更能超越―般思想内容的理解而具有较强的激情作用--直接打动人心朱熹要求吟诵,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唐文治更是主张”三十遍读文法”:前十遍找“线索”,十遍求”命意”,十遍得”神气"。古吟诵为何强调一定遍数?遍数对诗歌情感上问朋友人之性情之间相互转化有何作用?诗歌吟诵发出的声音是糅合诗歌情感的乐音。这种乐音与人的情感心理密切相关。对此,有学者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指出,音调模块、情感基调与人的联觉心理是对应的。比如,频率高的声音让人感觉明亮、兴奋、灵巧,反之则让人感觉暗淡、抑制、迟钝。读者对声音的不同理解,会为之赋予一定的情感态度,这种声音被认为是神经认知科学中的“情感声音”。研究者认为,对情感语音加工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情感显著性感知、相关语义处理及情感识别。这就是说,在不同阶段加工"情感语音”信息是不一样的。这样看来,十遍找“线索”、十遍求”命意”、十遍得"神气”是具有神经认知学理据的。再者,作为语言认知的诗歌吟诵,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认知也要经历初始阶段(神经冲动寻找通路).加强阶段(相似或相同信息刺激而导致相同的神经通路得到进一上,进一步的研究还得出”了情感语音加工时间进程:在0-150ms 期间,是对情感早期感觉加工;在150-250ms期间,是对情感韵律的编码;在250-550ms期间,则是对情感语义的加工。这表明,通过吟诵来融合诗我情感,需要一个反复熔铸的历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各阶段对不同信息(如情感感觉、情感语义、情感韵律)的加工还需要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因为人脑对熟悉的情感语音更具敏感性。在以诗情熔铸人情的过程中,吟诵的遍数及其不同指向的训练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促进诗情与人性之间的相互运转,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和熔铸品性的目的。
		(摘编自李季《把握古典诗歌吟诵的神经科学机制》)
		(1)朗读古典诗歌与吟诵古典诗歌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2)古人为何要强调诗歌的反复吟诵?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32.【参考答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有个老师组织了两帮学生,他们是相互不认识的。一开始让他们以一个目标相互竞争,
		然后发生了冲突。之后又让他们以共同的目标去做事。并且好像做的还不错。
		综合上述材质引发的思考和感慨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
	.......
	
	篇幅有限
	
	
		完整版PDF文件真题及答案解析 
		 
	
		请添加贵港教师网办公室微信18978501390
		
		